谁嫁给了路易十六?
Marie Antoinette 结婚了 路易十六 。 婚礼当天,Louis XVI of France 15 岁 (15 年 8 个月零 23 天)。 婚礼当天,Marie Antoinette 14 岁 (14 年 6 个月零 14 天)。 年龄差距为 1 年 2 个月零 10 天.
这段婚姻持续了 22 年 2 个月零 25 天(8122 天)。 这段婚姻于结束。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法語:Louis XVI;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兰西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君主头衔更改为法兰西人之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台。其父法兰西的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十六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十六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啟蒙時代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農奴制和泰尔税,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法国贵族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十六亦在其重商主义大臣安·罗伯特·雅克·杜阁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的美國獨立戰爭,最终通过《巴黎條約》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攻佔,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十六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路易十六的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法国大革命战争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第一次反法同盟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背叛国家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斷頭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
阅读全文...
Marie Antoinette
瑪麗-安東妮‧約瑟芬‧珍妮‧德‧哈布斯堡-洛林(法語:Marie-Antoinette Josèphe Jeanne de Habsbourg-Lorraine,德語:Maria Antonia Josefa Johanna von Habsburg-Lothringen,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簡稱瑪麗-安東妮(法語:Marie-Antoinette),於1755年11月2日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於1793年10月16日被送上斷頭台,在巴黎的革命廣場被處決。她自1774年至1791年間為法國和納瓦拉的王后,1791年至1792年間則為「法國人之王后」。她是舊制度下的最後一位王后。
她是奧地利的大公、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室公主、匈牙利與波希米亞的王室公主,也是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莎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神聖羅馬皇帝法蘭茲一世的倒數第二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女兒。
她於1770年與法國王太子路易-奧古斯特結婚,當時年僅十四歲,因此成為法國的王太子妃。她的丈夫後來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於1774年登基,而她也隨之成為法國王后。婚後八年,她誕下長女瑪麗-泰蕾茲,是四個孩子中的第一個。她後來因被指與法國敵國(特別是她的故國奧地利)關係密切而失去民心,再加上「項鍊事件」──雖然她並未涉案,實為宮廷中人受騙的一場離奇詐騙事件──更加重了她的惡名。她被冠上如「奧地利女人」(l'Autrichienne)、「赤字夫人」(Madame Déficit)等貶義稱號。與她的丈夫一樣,她不喜歡宮廷生活的束縛,偏愛獨處時光,特別是在凡爾賽宮的王后村莊(hameau de la Reine)。
法國大革命初期,她與王室成員一同被安置在杜樂麗宮內接受軟禁。1791年一家人企圖逃往瓦雷訥失敗,連帶她在第一反法同盟戰爭中的角色,也使她的聲望更加惡化。1792年,王室被囚禁於巴黎聖殿監獄,法國君主制度也被廢除。隨著路易十六於1793年1月21日被處決,王后也於同年10月14日被送上革命法庭受審。兩天後,她因「叛國罪」被判處死刑,年僅37歲。後世將她視為一位兼具魅力與悲劇色彩的全球性歷史偶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