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嫁给了科丽塔·斯科特·金?
马丁·路德·金 结婚了 科丽塔·斯科特·金 。 婚礼当天,科丽塔·斯科特·金 26 岁 (26 年 1 个月零 22 天)。 婚礼当天,马丁·路德·金 24 岁 (24 年 5 个月零 3 天)。 年龄差距为 1 年 8 个月零 19 天.
这段婚姻持续了 14 年 9 个月零 17 天(5404 天)。 这段婚姻于结束。
科丽塔·斯科特·金
科丽塔·斯科特·金(英語:Coretta Scott King,1927年4月27日—2006年1月30日),是一位美国作家,活动家。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遗孀。科丽塔·斯科特·金是非洲裔美国人平等的积极倡导者,在20世纪60年代领导了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阅读全文...
马丁·路德·金
小馬丁·路德·金恩(英語: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美国浸信会牧师、社会活动家,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法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而成為美國進步主義的象徵。
馬丁·路德·金出生時名為麥可·金(Michael King),他的父親為了紀念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而將他改名。身為一位黑人教会领袖,金在他職業生涯早期就已開始投入民權運動,曾領導1955年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並在1957年協助建立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SCLC)。擔任SCLC首任主席期間,金曾在1962年於喬治亞州奧爾巴尼發起反種族隔離抗爭,但以失敗告終;不過,他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組織的非暴力抗議行動則成為全美新聞焦點,與粗暴的警方恰成對比。1963年,金發起「向華盛頓進軍」行動,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負名望的演說家。由於金具有左翼的激進思想,使他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反諜計畫」的監控對象之一,後者懷疑金可能與共產主義有關;聯邦調查局曾調查出金恩疑似涉及婚外情的跡象,並向美國政府汇報,然後再向金寄出匿名信,試圖以此逼他自殺。
1964年10月14日,諾貝爾委員會因小馬丁·路德·金長期以非暴力方法追求種族平等理想而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1965年,他與SCLC共同組織「由塞爾瑪向蒙哥馬利進軍」行動,隔年又將民權運動往北擴散至芝加哥。在他生命最後幾年,除了民權運動,金也關注美國的貧窮問題和越南戰爭,發表《越南背後:打破沉默的時刻》演講說明他對越戰的立場轉變。金以曾規劃全美性質的佔領華盛頓特區行動,是為「窮人運動」。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遭人暗殺,地點是田納西州孟斐斯一家汽車旅館;金遇刺後,全美各地都出現暴動。之後,詹姆斯·厄爾·雷遭到逮捕,被指為殺害金的兇手;根據他的辯詞,他是與政府特工一同策劃或犯案的,直到暗殺案後20年仍如此堅稱。1999年7月召開的民事審判庭上,餐廳老闆勞伊德·宙沃斯被指為金遇刺案的共犯。
金過世後,1977年,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向他追贈總統自由勳章;2004年,美國國會決議向金追贈國會金質獎章,兩者都是美國平民最高榮譽。1986年,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是美國聯邦假日之一。另有數百條街道以金恩命名。2011年,位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的馬丁·路德·金恩紀念碑正式開放給公眾參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