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嫁给了希留·庞纳里?
波尔布特 结婚了 希留·庞纳里 。 年龄差距为 5 年 3 个月零 16 天.
希留·庞纳里

乔帕娜莉(高棉語:ខៀវ ពណ្ណារី,Khieu Ponnary;1920年2月3日—2003年7月1日)是波尔布特的第一任妻子,英蒂丽的姐姐和英萨利的妻姐。
阅读全文...
波尔布特

波爾布特(高棉语:ប៉ុល ពត,罗马化:Pŏl Pôt,高棉語發音:[pol pɔːt];1925年5月19日—1998年4月15日),原名沙洛特绍(高棉语:សាឡុត ស,罗马化:Salŏt Sâ,高棉語發音:[saːlot sɑː]),是柬埔寨政治人物,“波尔布特”是其化名。波尔布特1925年出生在磅同省的一个富农家庭,于1963年至1979年期间是红色高棉的实际最高领导人,1963年至1981年间担任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1976年至1979年间担任民主柬埔寨總理。波尔布特将柬埔寨变为一党制共产主义国家,并实施了红色高棉大屠杀。
波尔布特早年曾留学法国,在阅读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著作后开始认同共产主义思想。归国后积极参加反法斗争,后又参加反对西哈努克专制的运动,1963年当选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此后,波尔布特曾多次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军政训练、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得到了陈伯达、张春桥等中共高层的支持,并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较大影响。1970年朗诺政变后,西哈努克被推翻、流亡中国大陸;在中共的协调下,波尔布特改变策略,與西哈努克合作,共同对抗亲美的高棉共和国政权。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在北越、越共和中共的协助下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掌握实权;波尔布特随后得到毛泽东本人的接见和认可,红色高棉则获得了中方的大量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张春桥等人还於1976年2月亲自访问柬埔寨进行了“指导”并表示肯定,並派有攝製組前往攝製。
1976年,红色高棉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波尔布特当选总理。波尔布特执政期间激进推行农业社会主义,实行农业集体化,将所有城市居民强行驱赶到农村的集体农场劳动、效仿中国实行“大跃进”,并屠杀了大量“新政府的敌人”,还以“大清洗”的名义将柬共中央高层领导以及军队的总参谋部几乎屠杀殆尽、另有大量政府官员和军队人员被杀害。直至1979年初,柬埔寨有大量人口遭到政府導致的就地正法或謀殺,也有大量人口在監禁或勞動改造中因疾病、虐待、過度勞動、營養不良、餓死等原因喪生,罹難者有大约150万人到300万人,而當時柬埔寨只有800萬人口。此屠殺事件,被歷史學家稱為紅色高棉大屠殺(又称“柬埔寨种族灭绝”)。對外關係上,由於柬埔寨與越南的宿怨,且越南在中蘇交惡中支持蘇聯,波爾布特奉行反蘇且親中共的外交政策。
1977年9月28日,波爾布特應華國鋒邀請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華國鋒進行了會談。1978年12月,越南全面入侵柬埔寨,由于多方夹击,越南很快就占领了大部分地区,1979年1月,民主柬埔寨覆灭。越南扶植韩桑林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政权。波尔布特等领导人撤退到泰柬边境的山区,组建民主柬埔寨国民军同越南对抗。1989年,越南撤军,波尔布特则拒绝参加由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举行的1993年大选,也拒绝让红色高棉游击队缴械,引发红色高棉内讧。1997年6月10日,波尔布特下令杀害计划向新政府投诚的宋成全家,并凌辱尸体,在红色高棉内部引起众怒。几天后,波布被另一名将领塔莫克逮捕,并判处终身监禁。1998年4月15日,波尔布特在软禁期间、被移交给国际审判的前夕突然死亡,塔莫克宣布他死于心脏病;另有人怀疑是自杀或谋杀。
波尔布特在全球共产主义影响达到顶峰时掌权,但事实证明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分裂。许多观点认为他背离了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其政府得到了中国支持,因其被视为抵御苏联在东南亚影响的堡垒。他在红色高棉大屠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谴责,亦被视为犯下危害人类罪的极权独裁者。
他的政治思想被称为波尔布特主义。
阅读全文...